在幼升小过程中,热门的公办小学一般都需要满足“人户一致”的要求,而且还要按照户主与孩子的血缘关系、是否上海户籍、是否有上海居住证积分、落户年限长短,产权比例等细则进行排序,排位越后,被统筹的概率就越高,而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中,上海市居住证积分是否达到120的标准,对整体的影响极大。
很多粗心的家长对孩子上小学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想着:反正孩子还小,在哪里读书不是读呢,至于中高考,以后再看吧!要知道,小学是孩子的起跑线,如果输在了起跑线上,他将来也许将要比别人付出几倍甚至于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够迎头赶上,也就白白增加了孩子今后的负担。
那么,如果没有上成理想小学,会被统筹到哪里呢?一起来看看,小编总结了2018年上海部分区域热门公办小学统筹去向情况,希望可以给2019年幼升小的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统筹,民间也称作调剂,是指一所学校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按照招生要求排序入学,不满足招生条件或者排序靠后的人,将由教育局统一安排进入附近没有招满的另一所学校。
【黄浦区】
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
统筹方向:新凌小学
蓬莱二小
统筹方向:梅溪小学(菜小)
卢湾实验小学
统筹去向:瑞金二路小学
师专附小
统筹去向:海华小学
【静安区】
静安是最严格的,而且接下来还会更严格。根据对口入学人数与招生计划数的实际情况,部分公办小学的对口入学条件继续执行: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籍须在对口地块满1年或2年以上(2021年起,部分公办小学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户籍须在对口地块满3年以上)、房屋户主及产权人或承租人为儿童父或母。该类学校,每户地址5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具体情况详见各学校《招生通告》。
一师附小
统筹方向:市西小学
静教院附校
统筹方向:静安实验
闸北实验
统筹方向:中山北路小学
【普陀区】
中山北路一小
统筹方向:光新小学
江宁学校
统筹去向:子长小学,回民小学
中远实验
统筹去向:宜川小学
【徐汇区】
康健外国语
统筹去向:樱花园或康宁
上师大一附小
统筹去向:康宁或樱花园,建襄,徐汇一中心,田三。
求知小学
统筹去向:康宁或龙华,田三或田四,东二,上师大一附小,光启
园南小学
统筹去向:向阳育才
师三实验
统筹去向:东二小学、田林小学、日晖新村小学
东二小学
统筹去向:日晖新村小学
汇师小学
统筹去向:光启小学和虹桥路小学
向阳小学
统筹去向:世界小学或者位育实验学校
高安路小学
统筹去向:世界小学
徐汇中心小学
统筹去向:建襄、长乐路小学或平江路小学
【杨浦区】
杨浦区按照“户籍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原则,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再根据登记入学人数和学校资源分布情况在区域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如报名学生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的学校可根据适龄儿童全家户口入户情况、入户年限等人户信息制定招生实施细则并在学校网站公示。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属于三代直系亲属以外的挂靠户口,由区教育局在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水丰路小学
统筹去向:内二小学
控江二村小学
统筹情况:一般会被统筹到控二分校和二联,到时会有几个学校供选择。
打一小学
适龄儿童与户主为三代内直系亲属关系,且适龄儿童或父母三人中至少一 人为上述地段户籍地房屋产权所有人(以房产证为准)。4月23日为全家户籍、 产证及相关信息的变更截止日。
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满足此条件的,按以下顺序依次排序,直至满额:
报出生户口的适龄儿童;
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与父或母一方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不与父母同户口的适龄儿童。
注: 同类情况均按入户年限长短(年限长的优先)依次排序。
按照市教委和杨浦区教育局招生实施意见,打一小学实行“一个户籍地 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同一居住户二孩及多胞胎除外)。
经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尚有余额时,对于未在网上报名 公办小学,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整体放在以上排序的第 4 类之后,进行 排序(按照 1、2、3、4 顺序),额满为止。超出部分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
统筹方向:许五小学、同济小学
同济小学
统筹方向:凤城新村小学
上理工附小
统筹去向:水丰路分校,国和小学,内江路第二小学,平三小学,长白二村小学分校
齐一小学
统筹去向:怀一、齐一分校
二师附小
统筹去向:凤城新村小学等(居住证有房产者)
【长宁区】
愚一小学
统筹方向:开元小学,向红分校
【闵行区】
闵行区是最明了的,招生政策里就提到,将按照分组来统筹。
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收计划数时,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出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
★ 实验小学(莘松校区)、实验小学(春城校区)、实验小学(景城校区)、实验小学(畹町校区)为一组;
★ 明强小学(东校区)、明强小学(西校区)、明强二小、黎明小学、七宝实验小学、航华二小为一组;
★ 平南小学、平南小学(平吉校区)、日新学校、平阳小学、古美学校(小学部)为一组;
★ 田园外小(金都校区)、田园外小(银都校区)、田园二外小、颛桥小学、君莲学校(小学部)为一组。
此外,闵行还有“五年一户”政策。对于区域内入学矛盾突出的学校实施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多胞胎、二孩除外)。
闵行面积比较大,每所学校的基本情况不一样,闵实验和明强两所热门学校入户年限至少是1年。
【浦东新区】
如对口招生区域内登记入学适龄儿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区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
人户一致的情况下,按学生本区常住户籍所在地地址安排对口入学。
户主须是学生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一,且房产证产权人须为户主本人(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学生本人为户主的,房产证产权人须为学生本人或其父母(全部或共同共有产权)。户籍迁入日期、产证上的登记日期截止为2018年4月23日,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2018年6月30日。
如人户一致网上报名公办小学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区招办将按照适龄儿童户籍迁入时间先后排序安排入学,超额部分作统筹安排。
六师附小
统筹去向:香山小学
福外瑞华校区
统筹去向:竹园小学、万科实验
浦东二中心
统筹去向:附近没招满的学校,有香山小学
【嘉定区】
同济大学附属小学
人户一致的可以进,但是积分的统筹到了安亭小学。
统筹去向:紫荆小学
【普陀区】
普陀公办小学以“户籍地与居住地一致优先”和“统筹安排”相结合为原则,免试就近招收学生。
非沪籍统筹方向:金鼎学校。
沪籍统筹方向:金沙江小学。
中山北一小
统筹方向:光新小学。
被统筹进菜小怎么办?
很多家长都担心,被统筹进菜小怎么办?
如果真的进了菜小,就只能认命吗?其实还有转学和借读这两条路,虽然比较困难,但总比没办法强。
1.公办转民办
先借读,成绩优异再转入学籍。
虽然上海学籍规定,“借读”是指外来学生在本市就读,并不指本市学生就读其他学校的特殊情况。但因为民办每年留有插班名额,民间会有公办学生借读到民办,就是学籍在公办,学生在民办读书,如果成绩好,学籍可以转入民办学校,这种牛娃很少见。
直接转学。
公办转民办需要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双方都同意才可以。
菜小的逆袭,公办如何转民办?
第一步:先和目标民办商量好,确定有插班生名额,可以转进去。如果从公办转出来民办又不收,那到时候就尴尬了。
第二步:家长或者监护人像公办学校提交申请。一般找班主任就可以。
第三步:如果审核通过后,学校会开出《转学联系单》。
第四步:家长带着《转学联系单》到目标的民办学校教导处盖章,然后去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盖章确认,把《转学联系单》交还给公办学校。
第五步:公办学校收到民办盖章的《转学联系单》之后会出具《转学证明》。
第六步:家长带着孩子、《转学证明》和相关材料到目标民办学校确认,然后到公办领取《转学证书》,就可以到民办报到注册了。
备注: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学生及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的引进人才人员的子女享受本市常住户口学生同等待遇。
2.借读
如果不能转学,其实还可以借读。
借读其实是属于各校之间默认的一种“潜规则”,说好听点就是两厢情愿。
关于借读的经验分享:
借读有风险,小心被劝退
公办学校的校长同意该学生借读到民办学校,由家长写借读申请,落款签字。有的学校会要求增加备注条件,例如:一旦借读,四年之内不能回原学籍所在的公办学校读书。
这个时候家长就要注意和民办学校沟通,如果民办学校答应小孩成绩优秀的,将同意转入的话,再签这个协议,否则万一不理想,这边不要了,那边回不去,借读协议又是自己亲自签字的,到时候会很麻烦。
所以你要么保证自己小孩在民办一直能维持中等水平,万一成绩差还垫底,很有可能劝退。对于民办学校来说,这也是保证毕业率的一种方式。
另外有的学校老师奖金和升学率挂钩,但借读生又不影响升学率,所以平时教学会有照顾不到的可能。
由此可见,尽快凑够120居住证积分,才是保证孩子进入优质公办小学的保障,不然后期无论是转学、借读都将承受经济上以及心理上的双重考验,而凑够120居住证积分,同时也为孩子的中高考扫清了障碍,何乐而不为呢?
学牛网陪伴每个优秀的您顺利上海落户成功取得积分!